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众人一致为这个天马行空般的创意给折服,纷纷开始自行想象元首刚才描绘的画面,达尔格斯中校牢牢将“饱和攻击”
的字眼记了下来,最近元首总在不经意之间流露出很多新词汇,第一次听的时候感觉陌生与诧异,但再思考一番又觉得很有说服力与概括力,说明元首不仅站得高望得远,更有常人所不及的创新力与洞察力。
作为一名有上进心的副官,他决心将元首的思想记录并传播出去,他相信戈培尔部长一定会对自己刮目相看的。
间谍风波就在谈笑风生间解决了,这次特殊的遭遇再加上V1火箭的特征也基本决定了其不可能大量生产、起码在德国不会大规模生产的命运,霍夫曼决定把这包袱甩给疯狂的日本人,一来可以给美国人添堵,二来也能从日本换点真金白银,别的不说,让日本用潜艇运点钨、锡、橡胶等材料过来都是好的。
看了两个试验项目后,接下来的项目介绍就只有理论介绍与静态模型展示了,哪怕真有实物可以操作,刚刚逃过一劫的多恩伯格也不敢再拿出来显摆。
“元首请看,这是火百合(Feuerlilie)火箭项目的模型。”
多恩伯格领着众人到了第三个项目试验基地,“起初它是帝国航空部(RLM)用于研究高速飞行的项目,在接到研制有关防空火箭的任务后,该项目主要负责人布劳恩博士和布泽曼(Busemann)博士一致决定将其按照防空火箭来设计,目前它有两种设计型号,分别是F25和F55(数字代号代表以厘米表示的弹体直径)。”
布劳恩解释道:“虽然共享一个代号,但两者其实是不同的产物。
F25采用固体二乙二醇醚火箭引擎,工作时间6秒,预计推力500公斤。
我们将其设计为既能从倾斜发射架上发射,也能从飞机上发射的跨音速火箭。
从我计算的结果来看,它担任防空任务还有很大不足,他的最高速度约为950公里小时,但射高只有3000米——这大大低于大多数轰炸机常规突袭高度。”
F25最初只是一枚探空火箭,其研发目的是为了收集跨音速区的气动数据,为向军备部争取经费和项目支持才按防空火箭的性质靠拢,不过布劳恩的动作不慢,不仅制作了模型而且还为战斗部和引信预留了位置。
出现在霍夫曼眼中的静态模型为是一个细长的圆柱形弹体,长2米,预计重120公斤,后掠形弹翼位于弹体中部,翼尖处有小翼,单片尾翼上装有水平翼,上面的舵面负责控制火箭的飞行姿态。
F55的模型看上去就要粗壮得多,它长4.8米,外形与F25既有相似也有区别——无尾式造型,弹翼被置于末尾,翼尖也有小翼。
按布泽曼设计为超音速火箭,使用一台液体燃料火箭,设计射高5000米,最大时速约1400公里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F55的火箭发动机是康拉德(Conrad)博士设计的,他同时也为‘莱茵女儿’(Reintochter)的两款火箭设计了发动机。
推力大约能达到6.5吨,不过工作时间短了一点,只有7秒钟,这也是为什么火箭射高一直不尽如人意的缘故。”
布劳恩知道无论是F25还是F55,担任防空任务都存在射高不足这个显而易见的缺陷,末了还特意捧了一下对方,“康拉德博士设计的两款型号研制进度比我们要快,指标也更成熟一些。”
霍夫曼是知道康拉德大名的,历史上要不是他在空袭中死于非命,第三帝国在这个领域的研发工作进展还会更大,于是热情地与对方握手,康拉德显然很感激布劳恩的推荐之功,便笑着解释道:“布劳恩博士主要把精力都放在A-4火箭上了,他研究火百合只不过是为了项目配套而顺手为之,而‘莱茵女儿’却是莱茵金属公司一开始就按照防空标准去研制的,故而进度要快一些。
它同样有R1和R3两种型号,其中R1型是两级固体燃料,R3型是液体燃料加固体助推器。”
顺着他的介绍,众人考察了“莱茵女儿”
的模型,这个有着如同花瓣一样弹翼的火箭造型看上去要优雅得多,在弹体下端有四片尾翼,中部有六片稳定翼,头部有四片操纵翼,总长5.74米,最大射高6000米,采用无线电指令控制,翼尖带有发光装置以方便操作人员目视遥控。
参观到最后,除了模型作品外霍夫曼等人还听取了一些尚未最后定型或尚存于图纸上的项目,比如由瓦格纳博士主持设计的Hs117地对空火箭(内部代号“蝴蝶”
),这也是一种两级发动机火箭,初级助推系统用固体燃料,1750公斤的推力使火箭能在四秒钟内达到1100公里的时速,次级主推系统用液体燃料,发动机还在考虑采用宝马BMW109-558或者Walter109-729型号。
总设计长度4.3米,重量420公斤,升限11000米,但战斗部只有25公斤。
比如理查德·沃格特(Richard·Vogt)博士主持设计的、用于对付英国雷达站的反辐射(雷达)滑翔炸弹——BV246,内部代号“冰雹”
。
这种炸弹有一个十分简洁的外形,雪茄形的机身,修长的双翼与正常布局的尾翼。
在设计中两片长长的主翼是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目的是利用重量大的特点确保炸弹和载机分离时干净利索,避免相互干扰引起危险。
飞行过程拟采用无线电指令控制,最大打击距离在150公里以外,与已研制成功的Hs293反舰滑翔炸弹采用的同一个思路,无非是导引头与引信有所区别。
又比如瓦尔特·蒂尔博士在A-4火箭基础上研发的“瀑布”
防空火箭,尺寸、飞行时间均小于A-4,但最大射高可以超过15000米,按照蒂尔博士的发展思路,在发射初期火箭速度较慢的时候由地面操纵手目视操纵,通过调整尾喷口的四个石墨燃气舵控制其概略射向;飞行中段用两台地面雷达分别照射目标和火箭,用计算机解算方位差后发出无线电指令,使火箭沿目标照射雷达波束飞行;飞行末段则使用无线电近炸引信和红外引导头控制火箭飞行。
除这些比较成型的项目以外,还有一些研究人员林林总总报上来的预备项目,其中包括BV143空对舰火箭,这是类似于V1的海上版,弹体下按照一条触臂以保证火箭始终在离海面2米的高度飞行;又如Hs298火箭,是以“蝴蝶”
为基础的空对空型号,拟采用无线电指令控制,也考虑发展线控型号,同样采用25公斤重的战斗部。
霍夫曼发现这些项目很全面,包括地对空、空对地、空对空、空对舰、地对舰、地对地、反辐射、反坦克等多种类型的火箭都在开发过程中,几乎涵盖了后世出现的各种类型,进度不一而足,有些已基本接近完成,有些还停留在试验论证阶段,还有一些干脆还是设计图纸的产物。
但无论何种设计与发明,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领先甚至是独一份的,他为之感到骄傲。
正是基于这份探索和成就,真实历史上美苏两国在瓜分第三帝国的遗产上建立起了庞大的导弹库、发展了可观的卫星与空间产业。
为打赢这场战争并继续占领世界科技的领先点,他决意将他所了解到所有关于导弹的知识都告诉这些科学家们,虽然他的研究能力比不上其中任何一位普通工程师,但论起对导弹体系的梳理和未来发展的描述,他才是这个世界的权威。
明确元首要干什么的多恩伯格立即找了一个大型会议室,并迅速按照学术交流的方式为霍夫曼布置好了话筒与黑板,望着台下黑压压一片第三帝国的科研精英,霍夫曼拿出当初在陆军武器局技术论证会议上的架势开始讲解起来。
我叫顾闯,我的工作是帮人回家,另外还替人背锅。我叫顾闯,顾全大局的顾,勇闯天涯的闯。基层工作不好做,尤其是直接和市民打交道的民政,更是千头万绪。但是,这工作却有这工作的乐趣。...
她,21世纪被家族遗弃的天才少女他,傲娇腹黑帝国太子,一怒天下变的至高王者她扮猪吃虎坑他虐他刺激他每次坑完就跑。是个男人就忍不了!他只能猎捕她,宠溺她,诱惑她为他倾心,谁知先动心的人却变成了他。君临天下的少年,凤舞江山的少女,一场棋逢对手,势均力敌的爱情追逐游戏。...
封号仙尊江东重走修行路,回归都市后才发现,万年修行在前世只过了一年。妹妹病发,家道中落,亲人成了催债小能手堂堂仙尊归来,且看江东如何圆满自身道行,冲破都市!...
十万年的修炼,抵不过爱情的蛊惑。修炼之前,白尘发誓做一个好神,拯救下一次的六界危难。可是修成人形之后他却宠上了一只小妖,那可谓是放弃神的能力权威,拿生命在爱宠。她修炼成妖,美萌动人,集三界大腕宠爱。不过她出山的目的是为了报答一位恩人,明明法力高深却偏偏眼力不行,认错了人!萌美小妖苦恼大叫那位助我修成人形的上神到底是谁啊!!!...
一袭青衣独上天,只手单剑覆群妖。千年不改初心愿,万载只为一念平。世界从诞生的开始便在生死轮回中流转。但总有大智慧者欲意脱,永存不朽。上古之时,百圣争鸣,意图踏上那最后的一步。但由此而引的天地惊变,却几乎毁灭了世界。上古修圣流派就此凋零。人族的天地主角之位,也因此不稳。千万年后,世间修行问仙之术横行。世间即有正邪之分,亦有诸族争霸之别。一场妖蛮南侵,引一件惨事。一个破空而来的灵魂,在惨痛中立下重誓终有一日要让妖蛮烟消云散,令人族重回世界之巅。一介断臂少年,为续肢,为复仇,亦为了曾经的师门,一步步走上人间的巅峰。在百圣无终十万年之后,一名新圣缓缓升起...
本书简介鬼冢大陆,一个充满着神秘诡异的大陆。大陆之中,种族林立。千奇百怪的灵虫妖兽,五彩斑斓的丹药毒花,琳琅满目的卷轴勋章,不胜枚举的功法技能,如此种种,成为了鬼冢大陆的永恒。人类,在这个充满着无数强者的大陆中,凭借的聪明的智慧,强大的法力,争得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魔师,灵师,魂师,三个同时存在的法力职业,在通往冢师的道路上不懈努力着。但是,存在了百万年的鬼冢大陆,至今为止,真正迈步冢师之人,寥寥无几。激流甲,一朵奇葩。自身法力属性空白,元素属性空白,可以说,一切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都是虚无一片。不过就是这样一朵奇葩,在鬼冢大陆上,生根,结朵,绽放。在迈向冢师的艰难道路上,不断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