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彷徨
赵匡胤很犹豫,却是不能不走。??? ?? ?? 郭荣虽然把他从前线调回了开封府,并不是从此就束之高阁,让他就此在家休息,光荣退休。恰恰相反,郭荣不仅没有让赵匡胤就此做一个寓公,反而授予他重任,让他官拜殿前都指挥,掌控开封禁军左营,不仅封了赵匡胤侯爵,还拜他做了兵部右侍郎,开封府尹。
兵部右侍郎倒也罢了,开封府尹权利却是不小,帮助皇帝掌握都城。在原本的历史上,郭荣自己就当过开封府尹,而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也是在开封府尹这个位子上夺了天下。由此可见,赵匡胤被召回,并不是被弃用,恰恰相反,皇帝郭荣对他还算是寄予厚望的。
但是,史虚白却不这么看,大周的这条船已经破了,已经无法挽救了。他兵行险招,想让朝廷请甘州回鹘出兵造成河西空虚,然后赵匡胤就可以突然回兵河西,夺取河西基业。继续和楚国相抗衡。在史虚白的心中,一旦大周灭亡,整个天下的矛盾焦点,就会立刻从大周身上转移,由四国伐周,或者说南北夹击大周的形势,变为了楚国和契丹争夺河北之地。就如同中原王朝时时不忘燕云十六一般,夺取黄河流域的大楚,绝对不可能坐视契丹拥有河北之地的,他们之间必然将会展开新一轮的大战。只要运作得当,河西自然能够在两大强敌之间生存下去,等待时机。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郭荣在关键时刻,居然釜底抽薪。一张圣旨就要把赵匡胤给召回。
史虚白自然是不甘心的,可是不甘心也没有办法。郭荣是皇帝,他就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况且郭荣在军中威望颇高。赵匡胤此时要脱离郭荣,那无疑是自蹈死路,除了河西的人吗是没有多少人愿意跟随的。即便是河西的军队,在郭荣和赵匡胤之间,也不见得人人都选择赵匡胤。
两个人相顾无语,只能默默地回到了汴京。等两人到了京师这才知道,整个局面已经生了巨大的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楚军终于死掉了自己温柔的面纱,赤果果的吞并了蜀国。在马光猛大军的威胁之下,韩保正的十万蜀军就此缴枪投降。凤翔一带全部落入楚国的手中;而郭荣也同时调整了大周的军士部署,他将表弟,原来的殿前都检点李重进派往淮北一线,接替张永德指挥淮北周军;而任命张永德、赵匡胤为殿前都检点、殿前都指挥,指挥和控制开封府的禁军。仍然任命高怀德为关中行营总管,都督关中诸州军事。任命石守信都督燕云军事,指挥对契丹人的战争。整个局面,大周全面转入防守态势,毫无疑问,大周希望以自己坚固的防守能力,拖延时间,让楚军也好,契丹军队也好,无力继续作战下去。
“末将拜见陛下!”赵匡胤刚到京师,就受到了郭荣的接见。而这种举动,也毫无疑问的表示了,郭荣对赵匡胤的尊敬和重视。
“七弟,起来吧。咱们兄弟之间,不需要这么多讲究。”郭荣有气无力的说道,他伸出手像扶起赵匡胤。
赵匡胤站起身来,抬眼看了眼郭荣,见郭荣面色苍白,身形消瘦,肩膀处的衣衫鼓起一个大包,想必还是贴着膏药一类的东西,大殿虽然宽敞,可是那浓浓的药味儿却怎么也掩饰不了的。
“陛下,您身体还好吧?”赵匡胤扶着郭荣的右手,关切的问道。按理说臣子是不能如此直白的闻讯皇帝的病情,特别是外藩的武将。可是,毕竟是十多年的交情了,看着郭荣如此精神不济,赵匡胤心头泛起一丝苦楚,一时儿也顾及不了太多了。
“国家危难之际,我将七弟从前线召回京中,七弟,心中可有怨言否?”郭荣瞟了眼赵匡胤。
这话轻飘飘的,那口气仿佛是自己兄弟随便闲聊扯淡一般,可是那话中的内容,却让赵匡胤吃了一惊。有怨言否?他能没有怨言吗?赵匡胤扪心自问,自己也算得上是忠心耿耿的人了,虽然军中兄弟颇多,愿意为他出生入死的人也不说,可是,赵匡胤自问自己是对得起郭荣的。在国家极其为难的时候,他在前线总比在后方要强吧。难道,自己这位豪气冲天的哥哥,在受了伤之后,竟然变得如此多疑了吗?
“臣不敢!”
“不敢。呵呵。是不敢,不是没有啊!”郭荣苦笑着说道,见赵匡胤额头上似乎渗出冷汗来,郭荣不禁一笑道:“七弟,你可是怪哥哥多疑吗?”
“微臣不敢。陛下见识远卓,臣不敢妄自猜测。”赵匡胤给自己加了一句解释。
郭荣摆了摆手,扭头对一边伺候着的太监说道:“把桌子上的奏折拿来!给朕的七弟看一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