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卢哲所说,这世界共有四种方法可以达到破碎虚空的至高之境。
一曰神,一曰道,一曰佛,一曰儒。而这四种方法之中,又以儒家之法最为容易。因为它融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谁都可以接触到。
上古时代,四家昌盛,多有借助这四种方法破碎虚空者。可惜,随着时间流逝,许多法门都消散了。神、佛两家自不用说,现如今已经很难见到他们的踪迹。儒家也只剩下他们当车国还在流传。道家虽然占据了修真界的主流,却也远不复当日的胜景。
以至于如今的修真界,已经好几千年都没有出现可以破碎虚空的至强者了。
“所以,我们肩上负担很重!而这格物致知之理,就是我们当车国集全国之力,花了好长时间才终于明悟出来的上古儒家之法!先格物,然后心中明了,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朝着破碎虚空的至高之境迈进!”说到此处,卢哲很是兴奋,俨然一副马上就要达到至高之境的样子。
可实际上,他还差得远呢。金丹之上,还有真丹境。真丹之上,还有神丹境。只有神丹圆满,又成功做到以心入道,才算是有了破碎虚空的资格。
破碎虚空,又名入道境。因为有了自己的道,所以可以凭此破碎虚空。
最近几千年,最有希望达到入道境的就是第一仙门门主普化上人。可据说普化上人闭关,已经好几百年没有露过面了。也不知对方是真的达到了至高之境,已经破碎虚空而去,还是在冲击至高境界的过程之中,化为了飞灰。
当卢哲讲到神、道、佛、儒四家的时候,金龙子还有点兴趣。可听到后面,卢哲越讲越慷慨激昂,也就越来越不着边际。金龙子就没有兴趣了。
两人的对话,完全变成了卢哲一个人的表演。金龙子只是麻木地点头、微笑,心中恨不得将卢哲一把扔出去。
直讲到天色发黑,卢哲这才稍稍尽兴,想起了自己的职责,问起落月国的情况。
有没有私自创建聚灵阵的?说实话金龙子也没有把握,不过他还是拍着胸脯保证没有。
好在卢哲对这方面好像也不是很感兴趣,只问了一句,便不再提起,又跟他讲起自己格物方面的经验。
格物者,无物不格,说起这方面经验,那可有的说了。这一说,又是几个时辰过去了。
直到子时降临,卢哲才拍了拍金龙子肩膀,让他回去休息,说等明天再跟他好好探讨一番。
“巡使大人好好休息。”金龙子说完这句,便匆匆逃开了。
对,是逃开。他实在怕了这个卢哲了。
至于说明天……金龙子想起来就头痛。
金龙子没有回自己住处,而是去了“强神院”。他还挂念着计划进行的情况。
走到半路,金龙子忽然眼前一亮:“我何不把吴明扯进来?吴明身上诸多怪异之处,说不定可以引起这个巡使的兴趣。那样一来,我自己就可以解脱了。”
至于说,这么做是不是对得住吴明,金龙子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去到“强神院”查看了一番,只见在吴明的监督之下,二百名学员还在安静打坐。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经过第一批学员的训练,金龙子对于吴明思路已经大体了解,知道这个考验还要持续几天。这几天之内,倒也不需要吴明做什么。所以,吴明被卢哲缠上,对于计划的进行也不会有什么妨碍。
金龙子也没惊动吴明,又掉转头,回了自己住处。
第二日,金龙子就将卢哲带到了强神院。他对卢哲说的是,天机门正在进行一种计划,可以有效提升人们修为。这样一来,人们就没有动机私下创建聚灵阵了。
他这么一说,卢哲不得不来。因为牵涉到了聚灵阵,正是卢哲的职责所在。
而到了强神院之后,金龙子对吴明说的又是另一番说辞:“这位是联盟巡使,也不知道从哪里听说我们这里在搞这个计划,非要来看一看,我也没法拦。”
说的很是委屈,倒好像他曾花费很大力气阻拦了一般。
吴明无可无不可,本来这个计划也没有什么不能见人的。
接下来,金龙子将吴明引见给卢哲,便说自己受门主吩咐另有要事,就匆匆离开了。
吴明也就责无旁贷地担负起陪同卢哲的责任。
卢哲倒是无所谓,只要有人陪他就好了。更何况,眼前这个小家伙搞的这个什么计划,看起来还真的很有意思。
格物致知,这个物,不但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也包括虚无之物。比如,人的修为,人的心神。
可是,要格这种虚无之物,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至少卢哲就没有多少这方面的经验。
他只知道,进入先天之后,便可以气定神,以先天气促进心神壮大,还从来没听说过可以通过磨练提升心神。
所以,他就来了兴致,将这次与吴明的接触,当作“格心神”的一个经验。
“吴明小友!你好你好!见到你真是太高兴了!”卢哲很是热情。
“见过卢哲前辈!”吴明也恭敬回礼。
接下来,吴明带卢哲参观了正在静坐之中的两百名学员,又给他讲了一番之后将会进行的几种考验。
刚开始,卢哲还很有兴趣。不过,当吴明讲完,他很快就觉得不过如此而已。说到底,这也不过是格物之中的一环而已。
卢哲打定主意,以后有时间,也要试验一下,看磨练是否可以对心神起到提升作用。记下了这件事,他话题一转,又跟吴明讲起他的格物致知之说。
“格物致知?”吴明听着他的讲述,心中暗自思忖。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学说很有道理。
他不由想起初拜普化上人为师、还未进入先天之时,普化上人所给他讲的那些道理。这些道理,便是“知”。只不过,前人经过多方摸索已经探索出来了,所以他可以坐享其成。
而那些最初之人,他们没有前辈传授,也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用。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格物以获得知识。
先格物以致知,然后再以获得的知识指导行动,这样才能使得行动更为顺利。
可是……
这格物致知之说并非没有漏洞。
格物,用什么格?还不是用心!
格物,为什么能格?还不是因为心之妙用?因为人有心,所以能格。若是没有心,就像那些土木石头,它们又岂会格物?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