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1章 再议平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乾清宫,弘治召集大臣和太子,再次讨论如何平息“米鲁之乱”。大臣们都低着头,不敢直视弘治。一方面,弘治正生气,他们要表现出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们不好意思看站在弘治御案侧下方的朱厚照,之前嘲笑朱厚照时有多不屑,现在就有多尴尬。特别是兵部尚书刘大夏,脸色红得近乎发黑。钱钺的表现实在让人失望,贵州的战况几乎如朱厚照预料的那样发展。钱钺过于书生气,初期处理叛乱的方式过于保守,导致明朝错过了平叛的最佳时机,让米鲁势力壮大。后来,由于指挥不当,米鲁的叛军士气高涨,信心满满,反而压制了明军,迫使明军陷入被动防御。钱钺一个人就把明军变成了叛军的优质陪练,暴露了明军战斗力弱、管理松散的问题。

    "啪!"

    弘治将奏折重重摔在御案上,大臣们纷纷颤抖。"说话啊,我叫你们来是出主意的,不是来当摆设的。"

    成化年间,从内阁首辅万安、大学士刘吉、刘珝,到六部尚书,大多尸位素餐,只求无过,不求有功,所以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说法。弘治的批评很严厉,不仅因为平叛不利,还因为近两个月来大臣们在对日贸易问题上与弘治意见不合。

    你们内斗倒是挺在行,一个小土司的叛乱却越闹越大。这时,李东阳开口说:"启禀皇上,现在应该集中精力解决平叛问题,应再选合适的人去平乱。叛乱已从贵州蔓延到云南,如果再让叛军壮大,后果将难以想象。"李东阳清楚轻重缓急,当前首要任务是平定叛乱...

    李东阳是个有责任感且考虑周全的人,他一直尽力缓解中日贸易中的冲突,试图平息事态。

    朱厚照没等大臣们发言,抢先说:“父皇,我觉得李大学士说得对,现在应该再派人去云南平定叛乱。我推荐王守仁担任贵州巡抚,只要他出马,云南的叛乱就不值一提了。”

    大臣们正商量着该派谁去平叛,听见朱厚照再次提议王守仁,虽然觉得荒唐,但也没人出言反对。大家都知道平叛是个棘手的任务,成功了皆大欢喜,失败了只会让事态恶化,后果严重,无论是个人还是朝廷,都不是好事。

    弘治不明白为什么太子如此信赖王守仁,一再推荐他去平叛。但大臣们也都保持沉默,此时推荐谁,都不一定能得到感激。弘治说:“王守仁还太年轻,资历也不够,难以胜任重任。”

    王守仁目前只是庶吉士,前途无量,但眼下没有官阶,让他直接当一省巡抚并不实际。这时,李东阳提出:“微臣推荐左副都御史王轼担任贵州巡抚,督管贵州军事,讨伐普安贼妇米鲁。”

    王轼是个可靠的人,成熟稳重,有平叛经验,曾在地方和朝廷担任重要职务。李东阳认为王轼是最合适的人选。其他大臣也纷纷表示同意,反正推荐人是李东阳,成功与否由他负责。

    弘治听到王轼的名字,频频点头,确实觉得他很合适。朱厚照明白这次平叛让王守仁独挑大梁不太可行,给他安排个副职一同前往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