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3章 华夏从来不缺乏人才,缺乏的是发现人才的眼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所以在这个世界叶瑾不想让这个悲剧再一次重演。

    之前他和李文忠并没有半毛钱关系,虽然心里知道这是一个好人,但是他也没有想过要做什么去挽救这个人。

    但是现在既然结识了,那么自己做些什么也无可厚非,

    至于叶瑾和李景隆的那些恩怨!?

    呵呵哒。

    不管是叶瑾还是李文忠都没有放在心上。

    在他们俩看来,这只是小儿辈之间的胡闹罢了。

    别看李景隆把斗倒叶瑾视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但是对于叶瑾来说,真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而已。

    袁秀英一案现在在大明境内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很多人都在翘首以盼,看看明日国子监会不会迎来一场龙争虎斗,但是对于叶瑾来说,真的是一件小事。

    他最开始只是可怜那几个可怜的妇人,所以才会出手相助。

    至于后来事态的发展,叶瑾觉得这是掘儒家三纲五常”这套伦理纲常祖坟的机会,所以就搞出了报纸这一稀奇玩意儿传达自己的思想。

    到了现在,叶瑾也只是觉得这个案子只是维护律法尊严的好机会。

    所以不管是什么时候,叶瑾都不太把这件事当回事。

    他也没有因为这件事如临大敌,更没有因为这件事就放下其他公务。

    也只有李景隆那些人才会这么郑重其事的对待。

    所以这就是格局。

    李文忠同样如此。

    虽然李文忠没有接受过什么高等级的教育,更没有什么家传绝学,但是不管是天赋还是格局,(agfb)都远不是李景隆能比的。

    还是那句话,虽然人才不如蠢材多,但是人才真的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少。

    少的是什么!?是发现人才的眼睛。

    所以才会有那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华夏两个农民身份起义,并且成功登基称帝之人—刘邦和朱元璋。

    刘邦在沛县起兵之后,他的班底一直都是沛县的老兄弟。

    比如说萧何和樊哙等等。

    但是如果没有刘邦,谁会把一个主簿出身的萧何当成人才对待?!谁又会把屠夫樊哙当成一个猛将?!

    所以偌大的华夏,像萧何和樊哙这种人才其实是很多的,但是就是缺乏发现人才的眼睛。

    朱元璋的班底同样如此。

    徐达如果没有遇到朱元璋,他会成为当世名将吗!?

    几乎不可能。

    常遇春、汤和、李文忠等人同样如此。

    这些人都是不可一世的人才,但是没有朱元璋的话,他们或许早就被饿死了。

    华夏大地人才荟萃,缺乏的一直都是发现人才的眼睛。

    所以叶瑾虽然促进了上元县的工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几乎都是放养式的管理,最多就是起一个头,其他的任其发展,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管太多反而会束缚其他人的思想,自己放开的话或许还会有奇效。

    现在让李文忠去管理,一方面是让他找一些事情做,不再继续颓废下去,另一方面则是李文忠比叶瑾更适合管理工业园区,因为叶瑾时不时会用现代的标准看待,就觉得什么都有些格格不入。

    他把工业园区的全部资料都给了李文忠,又和他交代了一番。

    李文忠才知道,自己接手的,居然是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庞然大物。

    关键是,这个庞然大物仅仅只发展了几个月而已。

    如果再给一定的时间,这个庞然大物会成长成什么样子啊?~!.

    洪武15年八月十一日。

    距离传统佳节中秋节还有四天的时间。

    整个应天府现在已经沉浸在中秋佳节的氛围之~中了。

    中秋节又叫祭月节、八月节等等,早在上古时期开始就已经是我国传统佳节,不过大规模普及是在两汉的时候。

    到了唐宋时期,中秋佳节更是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

    元朝虽然是蒙古人建立起来的中央政权,但是蒙古人从苦寒之地来到了中原地区,中高层也逐渐被汉化,接受了中原文化,对于中秋佳节也十分隆重。

    明朝同样如此。

    而且今年的中秋佳节不但有赏月、祭月、吃月饼、吃甜薯、提灯笼、舞草龙、树中秋、砌宝塔等一系列的节庆活动,秦淮河两岸的烟花柳巷之地还会举行花魁大赛。。

    几十家青楼和教坊司都会把自己院子里最美的姑娘推出来载歌载舞,然后让看官老爷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打赏。

    哪个小娘子获得的打赏最为丰富,哪个小娘子便是花魁。

    为了这个盛举,这些青楼瓦舍早在几个月之前就开始准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