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更何况苏夜呢?
虽然说把苏佑国看成师傅,完全是这蓝星的自作多吧。
可自作多永远都不会是虚假意啊!
于是,蓝星咬了咬牙后,改口就道:“我要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为什么我师傅会跑到外国去,又是怎么死的!”
王梦琳轻声叹了口气后,没有拒绝,娓娓就将她所了解的事原由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在很久很久之前,或许也不是太久。
对于没敢懈怠与忘却的人来说,宛如昨天。
可对于某些没有感激之心的人来说,那可就太久了,久到都能让这些人吐槽说什么:那都是多少个世纪之前的事了,别老拿那种破事来强调个不停,听了心烦!
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苏佑国率部镇守某城。
仅有不到数千人的队伍,要抵御贼寇数万大军。
胜败,一开始便已经有了定论。
很多人都不会理解,明明没有胜算的仗为什么还得打?明知会丢了命的事还去做?那不是傻么?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理解的人也不多。
所以当初的苏佑国没有任何援军,以孤军之姿,面对数万,并且必然数量还会不断攀升的贼寇,没有退却。
对于某些将领而言,对于那种必赢的仗,是不屑开打的。
所谓上兵伐谋,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话,那对己方的士气绝对是极大的提升,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敌人其他兵力的士气,此消彼长之下,能得到的,那可是对于其他战役来说极大的好处。
目光狭隘的,自然只看到了一城一地的得失,可为将领,自然得知道,一场战争的胜利,牵连着的,是诸多方面的因素,不是说谁死了,攻占了什么地方,就能够说胜利的。
所以,对于苏佑国那千把号人,那些贼寇是不愿意直接开打的,毕竟赢是能赢,可若是自己还会因此造成损失的话,那这一仗,除了能占领这一座城池之外,并没有其他意义。
故而那些在开打之前的劝降路,纵观华夏数千年的战争史的话,就会发现这样的路数,从未缺席过。
虽然苏佑国为能力者,虽然当时的武器还不是那么先进,这重点是敌人人多啊。
纵使是苏夜,回到当初那个年代,只带着千把号人,都不可能说能扭转敌人数以万计的战局。
可既然苏佑国明知道会输,依
旧还是带着人来守城。
打仗啊,又不是打架,若是输了赔上的,可就是命了。
连生死都已经置之度外,那又怎么可能接受什么劝降呢?
当时,那些贼寇的头目,名叫正木亮介,可以说是熟读华夏兵法,又是一名境界与天赋极高的能力者。
在知道领兵守城的人是苏佑国,并且除了苏佑国之外,都不是什么高手后,便提出了与苏佑国比武的提议。
当然,胜负的赌注,也不是什么说正木亮介输了就撤兵什么的。
要真是那样的话,就未免太过扯淡了一些。
又不是封建时代的皇帝,自然是没办法拿胜利做赌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