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2章 燕云十六州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辽太宗时期在燕云十六州地区积极推行和奖励农业发展的措施。

    “募民耕涞州荒地,免赋十年。”

    “诏燕京,密云县荒地许民耕种,免赋十年。”

    采取招抚农民进行开荒,免去十年租赋以资鼓励,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辽史·食货志》中记载:

    “又徙吉避寨居民三百户于檀、顺、蓟三州,择沃壤,给牛、种谷。”

    对于没有农业生产物资,无力进行农业生产的贫困农民,辽国还发给他们土地,种子、耕牛。

    在这个地区,辽国一直实行轻薄赋的政策,土地问题也没有中原楚朝尖锐。

    所以,燕云十六州的人民从最初的外逃转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

    该地区安定的社会环境,优厚的政策吸引了大楚边界的一些居民举家迁入辽国境内。

    在辽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促进了燕云十六州地区农业的生产发展。

    他们学习中原地区的农业技术,引进农作物品种,使辽国农作物品种更加丰富,既有粟、麦、稻等粮食作物,还有了瓜果蔬菜。

    辽国君民因地制宜的发展了适合北方的农业生产方式,既稳定了燕云地区的统治,也增加了辽国的经济实力。

    笼络燕云士人,稳固统治。

    对于燕云十六州的汉族精英人士,辽国也积极进行招抚。

    华夏历史上“士人”阶层特别重要,他们有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政权组织的核心成员。

    因此,燕云十六州地区的“士人”是否愿意支持辽国,对于辽国的统治至关重要。

    辽国君臣钟爱先进的汉文化,他们积极笼络汉族士人。

    对于来降的汉族士人,辽国极力欢迎,并且对于非自愿的俘虏也是礼遇有加,使其诚心归附,因人而异,量才而用。

    辽国还为更多的汉族士人提供科举考试的机会,给他们搭设施展才华的舞台。

    辽国存在的两百多年中,燕云十六州地区社会秩序稳定,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自古以来,家族通婚是体现政治地位的重要标志。

    在几个游牧民族政权里,唯有辽国中的汉族官僚世家,不但与契丹、奚、渤海贵族通婚成为常态,甚至有与皇族耶律氏、后族萧氏通婚的例子。

    这在蒙元、满清时代是不可思议的。

    因为辽国的开明政策,再加上大楚的腐败,燕云十六州的汉人对大楚其实也没什么归属感。

    许仙要收复燕云十六州,首先要得到的是民心。

    只有得到万民的拥戴,许仙才能真正的成为燕云王,才能以之灭掉辽国,抵挡金国的入侵。

    因为消息传播的原因,辽国的高层倒是听说过许仙,云州城知道许仙身份的人却不多。

    许仙是妙手医圣,在云州,当然也是以医术来打开局面,收拢民心了。

    通过出售琼楼玉宇,许仙赚到了许多钱,那是一个宠大的数字,除了留下征辽的军费、军粮之外,其它的都在许仙这儿。

    有钱的时候,许仙都会想办法怎么花,花钱的方法不多,许仙一般会采取义诊的方式,对穷苦百姓免费。

    当然了,免费也只是针对穷苦百姓,许仙对有钱人收费很贵的。

    济世堂的凭空出现,已经让人觉得好奇了,竟然可以免费医病,再加上许仙神奇的医术,名声也是迅速在云州城传播开去。

    在这个时代,并没有女大夫,一些女子生病了,因为某些原因,却又不方便去看大夫,最后,甚至因此丢掉性命。

    济世堂的白素贞、小青、乔小蝶专门替女子看病,让那些讳疾忌医的女子没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看病了。

    在许仙和白素贞、小青、乔小蝶的坐镇下,济世堂不但收费公道,还没有医不好的病。

    “妙手医圣”之名迅速在云州城传播了开来。

    随着声名远扬,过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