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脉冲星的引力光波覆盖范围之外。在这里他要让自己一艘特殊的工程母舰,靠近脉冲星。想办法用钢材建造的物质结构,去吸取脉冲星上的物质。但科学院提出新的建议,由于远征军有强大的引力光线攻击能力。
可以使用引力,光线直接照射脉冲性。使用引力回收系统。让引力光线从脉冲星上把物质提取出来。但引力光线的射程只有大约1000万km,所以那艘母舰必须要靠近脉冲星达到1000万km。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距离。
搞不好母舰就会被脉冲星的强大引力裹挟进去。所以母舰需要有很强大的反推动力。来抵抗脉冲星的引力。这就是非常困难了,如何能让这艘工程母舰拥有如此强大的反推动力?现在林东所使用的动力系统。虽然是属于反物质推进系统,但也达不到能够对抗一颗强大的脉冲星的水平。
不过对于作战经验老到的林东来说,他也想到了自己的办法。自己舰队拥有,除了小型发射节点单位,还有那种获得外星人科技制造出来的大型节点单位。以往这两种单位系统都是应用于作战使用。主要是包围那些可移居星球的,或者是矿业星球。
消灭对方地面防御系统。这都是标准的作战单位。但林东想,如果我用大型节点发射单位,凑上他几千个亿。那样的话,是不是其反作用力能够超过这个脉冲星?脉冲星是以前恒星爆炸后剩余的产物。其密度极高。
但毕竟他已经没有了恒星那个庞大的体积和周边引力体系。单一自己的工程
母舰,动力的确是扛不住脉冲星的打击。对他的引力吸入进去也是正常的。但是林东想,我如果使用上百上千个亿的大型节点单位,那样的话,不知道脉冲星还扛得住,扛不住。可以用大型节点单位形成一个超强度密集集合的引力光柱。用这个引力吸入光柱直接照射脉冲星。
脉冲星是没有大气层结构的。它的外表完全裸露在太空当中,只是周边有环绕它强大的引力磁场。所以只要我把自己的这道射线密集引力光柱照射到脉冲星上面。是不是就可以将脉冲星上的某些物质提取出来?
林东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了科学院。专家组认为这个办法可能可行,但最大的难度是如何控制提取出来的物质。重量,体积,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脉冲星上的物质遭受了极大密度的高压压缩。如果要是提取的物质体积压缩能量过大?恐怕就算是工程五件也无法承受。
它需要一支更强大的战舰或者是小行星基地。才能承受这个任务。因为从脉冲星上提取一公斤的物质。就相当于地球大气压力地面引力环境下。大约1000t左右。而引力传入光线提取的范围。无法进行精确控制到每个刻度。她只能将脉冲星上的物质不断的吸取出来。等物质的大小结构却无法进行相映控制。
这是这次行动的一个巨大难点。如何要让他能够提取物质,而且提取出来的物质还能让自己的运输舰或者是星际战舰,小行星基地接受。一想到小行星基地,林东的脑子里忽然亮光一闪。要是建造一个小行星基地,把它靠近1000万km。
在这个位置上对脉冲星发射自己的射线引力提取光线。由于小行星基地与任何一种太空战舰运输舰不同。在他上面可以放置最强大的动力系统。而且用超级卫士在上面进行控制操作。这样的话,也避免人类承受的能量。
就算是提取出来的物质,超过了小行星接受的能量范围。小星星也最多就是被撞出轨道。而且小行星是可以进行动力加装改造的。还可以重新开回轨道周边。用引力光线和分解光线将物质切分。再转入到自己的库房。
想到这些手法,林东马上开始寻找。在隔离带上面的那些小行星。这条长度超过亿光年的小行星隔离带那上面拥有很多的冰块和小行星碎片。要从中筛选出合适的体量。作为小星星基地。还要给这个小行星基地内部装上动力系统。用于驱动它向前前进。
筛选这样的小行星非常简单,只要使用探测器对整个的隔离带进行全面扫描。就可以筛选出合适的小行星基地。果然很快,探测器就从小行星隔离带里面发现了一颗比较适合的小行星。这颗小行星的体量。直径大约有500km。算作是一颗比较大的小行星。
用引力光线首先要把小行星分离出来。而且还不能使他被其他的小行星碰碎。分离出来以后,先要用死亡光波对小行星内外进行扫描。死亡光波就像紫外线一样,可消灭小行星上任何隐藏的生物或者细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