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一边大骂一边悄悄摆正姿态,就算没事也要装出努力工作的样子。
不过,也有人看到了机会。在太初集团眼里,衣食住用行之类的社会职能单位是低端产业,但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如果能在太初集团退出这些行业时趁势跟进,不说发家致富,怎么着也比打工赚死工资强。
嗅觉敏感的人已经在打听详细情况了。
太初集团下辖的大量普通农场、常规矿场、初加工工厂、食堂、食品、常规日用品、交通运输等部门,很可能成为裁撤目标,从集团业务中剥离出去。
这些产业中蕴含着庞大的商机,若是能直接接受太初集团裁撤的产业,肯定比白手起家容易得多。
而要吃下这些产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启动资金。这年头跟刚改革开放时差不多,末日前的财产变成一堆废纸,末日后仅一年时间,就算不吃不喝也攒不下几个钱。
如今,人们的见识和胆量早已不是当年可比,没钱可以融资啊!
不少人末日前就是企业高管甚至老板,末日后在太初集团中担任中高级管理人员。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大有人在。
在他们看来,太初集团这次改制,就像当初改革大潮一样,一旦抓住就有机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改制的消息无孔不入地传播到太初集团控制的每一个角落,就连军管区的王悦苒都听说了消息。人们心思各异,或忧心忡忡,或忐忑不安,或摩拳擦掌。
人心浮动之下,难免出错。八月的某天,集团下辖的一处食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一下子引爆改制舆论。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若是不给个明确说法,员工们心思不稳,早晚要出大问题。
八月底,经过多方研讨,并向中央请示过后,项宁轩再次发表电视讲话,公布第一期改制计划承包责任制。
太初集团将分批次划出一些非核心业务,独立经营的单位拿出来竞价承包。承包者必须提供承包经营计划书,由太初集团和被承包单位员工大会审核通过后承包经营,每年缴纳一定的承包费,享有经营自主权,自负盈亏。
承包一定年限后,承包人拥有优先买断权。
用通俗的话说,你有本事就可以空手套白狼,先承包赚到启动资金,然后再把单位买下来。买断金额可以在承包前先定下来,你发展得好,太初集团也不能涨价。
当然,你要是没本事亏本了,那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首先,承包人必须抵押足够的积分,不够可以找人合伙或者借。
这年头,大家都没有什么固定资产,只有积分最值钱。太初集团的积分就是将来分股份的依据,如果亏完了,自然就是穷光蛋一枚,继续打工还债吧。
承包单位的员工依然算太初集团的员工,仍可以继续获得积分,等将来分红。大家指望的也不是那点死工资,而是太初集团的股份,这是项宁轩承诺过的。
太初银行也顺应民意,开通了创业基金,普通人可以把自己的存款和积分投入基金,赚取投资利润。而有魄力下海的,则可以通过创业基金获取启动资金。
太初集团的改制是华夏从战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开端。不仅集团员工时刻关注,中央地方也将其视为一个试点,其经验教训将影响其他地方的改制。
当然,你要改制,首先得像太初集团一样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摆平了。要是成天打仗杀怪,对付异族,那还是乖乖执行战时经济体制吧。